“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 — 失独父母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

网站首页    关怀人员专题1    “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 — 失独父母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

 

文/王建平 邢怡伦  转载自《心理与健康》2018年4月号 总第255期

 

失独带来的哀伤反应有哪些?

丧子是为人父母所能经历的 最具创伤性的事件,其哀伤反应影 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能绵延余 生。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 唯一的孩子往往意味在家庭稳定 性、养老保障、人生目标、人际关 系、自我认同等多方面更为严峻的 冲击。哀伤反应并非单一的情绪或 行为,而是包含了认知、情绪、行 为、生理等多方面的面对丧子的反 应,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会产生极大 的影响。

 

A 哀伤认知特点

不相信、不接纳孩子离世的事实。时常感觉到离世的孩子仍然在自己的身边,甚至有可能出现 幻觉,例如听到孩子呼唤自己的名 字、看到孩子出现在自己眼前。当 遇到与孩子有关的特殊日子或提示 线索(例如特定的物品、地点)时, 会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与孩 子有关的经历、记忆。与创伤不同 的是,闪回的内容既有消极、悲痛 的场景,也有较为积极温暖的相处 片段。

 

B 哀伤情绪特点

失去唯一孩子会让失独父 母心中感到悲痛欲绝,同时也充满 了对孩子的思念。这种悲痛和思念 十分强烈,日夜萦绕心头,无法驱 散。在哀伤情绪中,最常见的情绪 是抑郁情绪,失独父母由于失去孩 子变得消极、郁郁寡欢,可能会体 验到内疚、自责的情绪。愤怒也是可 能出现的一种哀伤情绪,失独父母还会对自己命运的不公而感到愤怒。此外,还可能感受到焦虑、孤独、无 助、麻木等情绪。

 

C 哀伤行为特点

失独父母的特点各有不同,但比较一致的是他们容易出现睡眠 问题,包括睡眠质量较差,睡眠时 长较短等。矛盾性也是比较突出的 特点,比如失独父母既可能回避进行任何可能想起逝者的事情,也可 能主动去熟悉的场景、地点寻找有 关孩子的回忆,甚至随身携带或珍 藏孩子的物品。社交行为上也表现 出矛盾性,一方面不愿或回避跟他 人交流,害怕他人给自己贴上“失独 父母”的标签,另一方面希望被他人理解,找到自己有归属感的群体。

 

哀伤干预的基本态度

单凭一己之力走出情绪的困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更何况是失独后 哀伤这一复杂而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反应。人们通常不习惯也不擅长面对悲 痛、哀伤这样的反应。对于失独父母来说,相比于独自悲伤,向身边人、志 愿者和专业人员求助,是更容易缓解哀伤的途径。现在全国各地有所属街 道、志愿机构、专业机构等多个组织可以为失独父母提供不同层面的帮助。 比如作者正在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 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就是立足于为中国失独家庭服务,研究能 够反映我国国情、文化背景的失独后哀伤,并致力于探索、研发适合中国失 独家庭的干预方案。

 

无论对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志愿者,还是身边亲友而言,以下 几点有助于建立良好关系,亦能发挥一些安抚、治愈性的效果。

 

1 抱持性的环境

一个温暖的、非评判的、接纳的氛围,有助于咨询师达到预设 的咨询目标,也有利于帮助来访者 在同咨询师的交流、咨询过程中可 以更自如地表达,从而更容易达成 自身心理需要的满足。稳定、包容 的抱持性环境,可以为咨询过程的 协调性、一致性提供保障。

在哀伤干预中,咨询师尤其要 警惕自身反应、态度和观念对来访 者的评判。比如,听到来访者谈及 葬礼时,如果咨询师流露出忌讳的 神色,哪怕是轻微的表情,也会令来 访者感到自己是不被接纳的,甚至是被歧视的。比如,在咨询师对来访者 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好”“坏”“应 该”“不应该”等评判性词语的使 用,会使来访者感到被评判。这种评 判可能会给来访者带来被攻击的感 觉,如“我是不好的、不应该的”。如 果来访者进一步接受咨询是为了从 咨询师这里获得“好”的评判,也不 利于来访者和咨询师建立健康而规 范的咨询环境。相比于给出评判,引 导和启发是更有利于干预效果的 表达。来访者在引导下发生的信念 识别和替换,是效果更健康、更持 久的。

 

2 积极关注

哀伤干预的前提,是帮助来访者能够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丧 失。这就需要咨询师敏锐地、全身 心地、积极地关注来访者的言语尤 其是非言语的信息,及时恰当地做 出回应,让来访者充分地感受到你 的理解和关怀。哀伤的表达无处不 在,无论是直白的或是含蓄的,言 语的或是行动上的,口头的抑或文 字的,发出声响与悄然无声的。

比如,M或许是沉默的,但憔悴 的神色和凌乱的头发会传递出她或 许很久未曾进行自我照料,即传递 出意志减退的可能。咨询师在完全 关注的状态下,能够收集并反馈更 多更全面的哀伤表达。有了这种关 注可以令来访者感到自己的遭遇和 感受是有人在乎的,是可以得到回 应的。当咨询师作为一名听众,对 来访者的故事进行了反馈,也是给 了来访者一个用新的视角来看待曾 经的遭遇与现在问题的机会。

 

3 尊重和共情

对于一名哀伤咨询师而言,共情的表达是一个更需要注意的 点。并不是所有善意的表达都能达 到期盼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失独家 庭而言,随着孩子的生命一同逝去 的是家庭的延续和未来生活继续的 可能。“我理解你的感受”是咨询中 基本的共情表达,可是对于失独父 母而言,可能会令他们感到“咨询师 也并不理解我”,减低表达的欲望 和继续咨询的动力。甚至他们会为了 不令他人为难而“假装已经走出哀 伤”。所以,作为咨询师应该尊重来 访者所经历和所处的心理现实。

比如,来访者可能会表达自己 的自责、愧疚,认为自己为孩子的 去世负有责任,觉得事故本可以避 免。此时,如果面对来访者用“不要 这么想”、“这不是事实”的表述容 易引发来访者的抵触情绪,觉得咨 询师在否认自己的感受。尊重并接 纳来访者的心理现实,比如“是的, 这完全可以理解,每个人遇到这种 情况都会这么想的,如果能够事先 预料到,如果能够提前预防,悲剧 就不会发生了。可是我们没有先知 先觉,我们每个父母都不完美。”

在咨询中,尊重来访者与逝者 的关系和联结。即便都是失去过孩 子,每个母亲和父亲与他们孩子的 关系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父母思念 孩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样的行 为,背后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意义也 不一定就是一样的。所以纵然接触 过再多的来访者,也要对他们的叙 述保持兴趣与尊重。

 

哀伤的认知行为干预

M因为对孩子的思念而痛苦, 但是她灾难性地认为“再这样痛苦 下去我就要崩溃了”、“要失去控制 了”,为了不失去控制,她选择了回 避会谈起孩子的话题。而这样的回 避使得她没能很好地面对孩子去世 这一事实,更遑论适应和接纳这一 遭遇。在这样的回避之后,带来的 并不是解脱,而是会令哀伤反应加 深的恶性循环。

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个 体应对丧失反应中的灾难性解释是 造成回避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回避 症状则会进一步阻碍来访者对事实 和感受的接受,这会导致痛苦的加 深和延续。来访者因为“灾难性解 释-回避”这样的模式会带来情绪和 行为上的非建设性、非适应性的影 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实验 技术可用于打破“灾难性解释-回 避”的恶性循环。

行为实验通常包括五步

◎ 找出问题所在。包括辨识出 来访者所回避的刺激物或场景,以及 回避行为背后的灾难性解释。

◎ 识别灾难解释。比如“如果 我谈起我的孩子,我就会崩溃”。

◎ 探索其他解释。比如“如果 我谈起我的孩子,我会哭泣”。这样 替换的解释相比之前所恐惧的灾难 性结果,是更加容易接受的。

◎ 设定一个清晰的、具体的 行为作业。通过行为作业的完成情 况来评估灾难性结果与替代解释 的可信度。

◎ 在行为实验之后,咨询师 和来访者共同评估比较来访者灾难 性和替代性解释带来的结果的差 别。通过现实的行为来检验头脑中 预期的灾难性结果,从而改变其灾 难化的解释,达到面对现实和改善 情绪的效果。

 

哀伤干预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面对来访者所经历的痛苦,咨询师也会感受到多种复杂的情 绪。我们团队一位志愿者在访谈后感叹“访谈之后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不是心痛,是敬佩,是遗 憾”“我很内疚,因为触碰这个话题,自己比受访者还要紧张,还要小心翼翼。”咨询师在进行哀伤干预 后,应通过及时的、定期的专家督导、同辈督导等方式进行个案梳理和自我照料。即时疏导自身情绪可 以保护咨询师的情绪健康,也可以避免自身情绪反过来干扰到干预进程。

 

致谢:这篇文章的成文写作,还要感谢几位参与资料提供与整理工作的研究生们:罗浩贤、史光远、董贝贝。在 此一并表达我的谢意。

 

王建平,临床心理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 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 员,中国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第一主编和翻译《变态心理学-系列》、《临床心理学》等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中外 学术论文140余篇;从事精神医学相关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实务 工作30余年;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个别/团体临床督导,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

 

 

心理与健康 PSYCHOLOGY & HEALTH 2018年4月号 总第255期

2019年6月17日 05:35
浏览量:0
收藏